大话水浒面具制造 大话水浒面具怎么制作
大话水浒面具制造 大话水浒面具怎么制作哎呀,说到《水浒传》里的好汉,我脑海里立马蹦出的除了他们那些快意恩仇的故事,就是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了。但你想过没,要是把这些英雄好汉的形象做成面具,会是什么样?鲁智深那粗犷不羁的怒目,林冲那隐忍又带点忧郁的眼神,还有孙二娘那带着几分泼辣的笑……光是想想,就觉得手痒,恨不得立刻动手做一个。制作水浒面具,这事儿听起来挺专业,但其实吧,只要你有点耐心,再加点热爱,真没想象中那么难。关键啊,你得先“读懂”这个人物。就拿我上次尝试做李逵的面具来说,我可不是抓起泥巴就糊。我反复看书中描写他那“黑熊般一身粗肉,铁牛似遍体顽皮”的段落,琢磨怎么才能把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莽撞和忠诚劲儿表现出来。你得先在心里和他“交个朋友”,感受他的脾气和灵魂,不然做出来的就是个空壳子,冷冰冰的,没有魂。材料选择上,其实很随性。我以前试过用最传统的纸浆,一层报纸一层浆糊地糊,那种感觉特别踏实,仿佛能触摸到时光的质感。等着它慢慢阴干,不能急,一急就会裂开,就像交朋友得慢火细炖。现在呢,我更多用轻巧的陶泥或者超轻粘土,可塑性更强,尤其适合刻画武松那种棱角分明的面部线条。对了,工具根本不用多高级,你的手指就是最好的雕刻刀,再配上几根旧画笔杆、一把小刻刀,齐活!最让我着迷的,其实是雕刻神态的那一步。这一步,急不得,也快不了。你得眯着眼,不停地端详,这里刮掉一毫米,那里补上一小点。你要让戴面具的人觉得,扈三娘的那股英气不是刻出来的,而是从眉宇间自然透出来的。这个过程特别奇妙,有时候你觉得已经山穷水尽了,可突然一个微调,人物的神采“唰”一下就活了,那种成就感,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,恨不得拍桌子叫好!上色更是点睛之笔。颜色是有情绪的,你信吗?给浪子燕青的面具上色,我会用比较明快、甚至带点绚丽的色调,衬托他的多才多艺和风流倜傥;而给宋江上色,底色要沉稳,眼神周围却要透出复杂和纠结,毕竟他是梁山泊的核心,心里压着整个山寨的未来呢。颜料在面具上晕染开的时候,你能感觉到这个人物正一点点变得有温度,有呼吸。说实话,做完一个面具,我常常舍不得马上收起来。我会把它放在工作台的灯光下,静静地看着。光线掠过面具的轮廓,投下淡淡的阴影,那一刻,鲁智深也好,林冲也罢,他们仿佛就站在我对面,和我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。这种满足感,是买任何一个现成工艺品都无法替代的。所以啊,如果你也对水浒英雄心怀敬意,不妨找个周末下午,亲手试一试。从你最钟爱的那个好汉开始。失败怕什么?揉掉重来就是!重要的是,你在用双手复活一段传奇,把书里的豪情万丈,变成指尖可触的温度。这难道不是一件顶有意思的事儿吗?
相关文章:
文章已关闭评论!